上海创新管理模式,给含油金属屑打上“循环标签”
当听到“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将含油铝屑资源化利用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备案成功”的好消息传来,上海市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下文简称“市固化管理中心〞)的同事们兴奋不已,他们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完成的,且为之倾注很大心血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终于有了实际成效。与此同时,这个好消息也宣告上海新创立的利用环节豁免管理危险废物备案管理模式有了助力汽车制造行业发展的典型案例,这也是上海继创立模式实现废酸“点对点”资源化利用后的又一创举。
能像现在提倡的光盘行动一样,让加工留下的铝屑实现物尽其用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心愿。”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是生态环境部门的政策推动和悉心指导,让本需要作为危废高价处置的含油铝屑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变成了可用之材,为公司节约了生产成本。
含油铝屑处置原本是个“麻烦事儿”
汽车生产过程中,在对零部件实施砌、刨、铣等工艺加工时,通常需要加切削液进行冷却和润滑。正是因为有这样接触油剂的过程,加工产生的金属残屑被认定为危险废物。
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产生的金属屑主要为铝屑,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这种含油铝屑为危险废物,须委托资质单位处理处置。
但上海并没有含油铝屑的危废利用处置资质单位,只能通过跨省转移委托外省市资质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并且,跨省转移审批流程为20个工作日,且有效期为1年,企业需要在有效期届满前,再次提出跨省转移申请,手续比较复杂。
每年光花在处置这类危废的成本近700万。同时,如若处置不当,还会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这成为了一个让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头疼的“麻烦事儿”。
细化落地新政策点醒“有意之人”
新名录的颁布给解决“麻烦事儿”带来了希望。今年1月1日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正式施行,其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明确:使用切削油或切削液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属于危险废物的含油金属屑,经压榨、压滤、过滤除油达到静置无滴漏后打包压块用于金属冶炼。其利用环节不按危险废物管理。
为保证更好更快地做好新旧名录衔接工作,针对新名录中并未明确的危废豁免利用管理具体操作细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带领上海市固化管理中心即投入对各区、企业生产一线的调查研究中。
经过一番努力,今年3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出台了《关于加强危险废物新旧名录衔接、落实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通知》(沪环土〔2021〕63号),在通知中,上海全国首创性地明确了危废豁免利用需采取的形式(备案)、备案程序和要求。通知要求: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中豁免环节为“利用”的危险废物,产废单位和利用单位将备案表、利用方案、技术论证意见、安全评估意见等备案材料向利用单位所在区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区生态环境部门应在备案前征求上海市固化管理中心的有关技术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政策落地产生效益,市固化管理中心紧锣密鼓地开展了《通知》的宣贯培训,同时他们将“做好危废新名录衔接与宣贯”与“危险废物定向资源化利用豁免管理”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项目,组织精锐力量,破解危废利用难题,帮助企业找到技术解决路径。
正是在这一政策利好之下,本是“有意之人”的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便对豁免的渠道开展了内部讨论研究。尤其是听取了市固化管理中心技术专家在宣贯培训中对办理手续程序的详解之后,他们更加笃定方向,开始着手联系汽车零件供应商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接洽商谈如何让含油铝屑豁免利用有效实施。
多部门“拾柴拱火”,循环利用项目备案顺利落地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上海市生态环境部门多家单位配合之下,含油铝屑资源化利用事宜有条不紊推进。
9月份,企业在完成了方案制定、组织专家论证和安全评估等工作之后,正式向青浦区生态环境局提出备案申请。
10月份,市固化管理中心接到青浦区生态环境局征求有关技术意见的函件。为确保符合文件精神,他们专门组织人员对永茂泰将上汽通用压块金属屑作为原料,经配料后投入熔化炉进行熔化再利用生产铝液的工艺进行了技术论证。经过多轮实地考察论证,市固化管理中心将意见反馈给青浦区生态环境局:产废单位和利用单位上报的含油金属屑豁免利用备案申请材料基本满足沪环土〔2021〕63号文件要求,含油金属屑豁免利用基本符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附录《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明确的“使用切削油或切削液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属于危险废物的含油金属屑”豁免环节为“利用”的豁免条件,结合专家组论证意见,原则同意其按照《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规定开展含油金属屑(仅限铝屑)综合利用活动。
其后,青浦区生态环境局将有关备案情况书面告知了市生态环境局及产废单位所在地的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同时将同意备案申请反馈给了申请企业,且要求企业按规定开展排污许可证变更工作并落实相关管理工作。
自此,全市首份含油金属屑豁免利用管理备案案例顺利落地。
新管理模式助推危废为宝,带来“双赢局面”
上海创新使用的危废豁免利用备案管理模式助推实现了含油废铝屑“点对点”资源化再生、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现如今,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对含油铝屑“舍弃了可惜、想利用又无奈”的情形将得到彻底改变。
公司可将含油铝屑过滤除油、压滤打包压块后,委托专业车辆运输至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含油铝屑经配料后投入生产车间熔化炉内进行熔化再利用生产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并回用至汽车生产线上。
此过程中,产废单位利用现有设施即可完成过滤除油、压块机压滤后,打包压块以实现静置无滴漏等预处理流程;利用单位无需技改,运用现有工艺技术、依托现有生产设备和污染治理设施即可实现熔化含油铝屑作为原料生产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同时,产废单位可不用选择跨省转移,在市内实现含油铝屑的定向资源化利用,且备案有效期为长期有效。
新管理模式不仅助力汽车行业顺利解决了含油金属废屑的利用难题,还在经济效益上给产废单位与利用单位带来了“双赢局面”。市固化管理中心的技术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含油铝屑豁免利用为例,利用单位支付给产废单位的费用为14000元/吨,比市场原料价便宜了近2000元/吨,同时产废企业节省了约2000元/吨的危废处置成本,并实现了含油铝屑的创收。含油铝屑豁免利用整体的经济效益约18000元/吨,以备案量3000吨计算,可带来约54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市固化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新管理模式将有力保障相关产业的绿色发展,上汽通用含油废屑资源化利用模式顺利备案,也将对汽车制造行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起到借鉴与引领作用。下阶段,他们还将以此为起点,持续在技术上给予企业更多的服务和帮助,提升企业感受度和满意度,助力企业与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对于这个成功案例的价值,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土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案例给类似的含油金属屑产废单位可借鉴可复制的危废定向资源化利用豁免管理的操作经验,同时作为全国首创,也将给全国其他省市生态环境部门提供参考。
管理模式,利用,含油,豁免,铝屑,备案,单位,危险废物,生态环境,金属